《在细雨中呼喊》
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。
——题记
“你千万别糊涂,死人都还想活过来,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。”此话出自余华先生的代表作《活着》本书向人们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物形象,就像是活灵活现的一个败家子在你身边,以及后续的发展着实让人感动。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余华先生的另一本早期著作,这是余华老先生的一部长篇著作,写作时间比《活着》还早。如果说《活着》中的人生之痛如鲜血淋漓,那这本《在细雨中呼喊》中的疼痛,就像是一出黑白的沉默剧,全面视角和独特的叙事手法营造出了极强的代入感,读完之后,让读者先产生悲愤之意,不禁唏嘘,后面细细品味又会感受到内心备受煎熬。
读这本书是因为大一时候语文老师的推荐,当时提起余华先生,我们只知道《活着》;在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作者之后,我知道了,在这之前还有一部同样令人感慨的长篇小说——《在细雨中呼喊》。本书是余华先生的“心理自传”,当时的余华先生是早期的先锋代表,该著作据说是“伤害主题”达到了鲁迅小说之后所罕见的程度。
本书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,本书是写于1991年,作者采用第二人称“我”(孙光林),现在与过去交织来开启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。以“我”的视角追忆童年生活,一个被父母嫌弃、被集体排挤的儿童的内心独白开启篇章。刚开始在他六岁时被父母抛弃,跟随养父母王立强、李秀英到了孙荡,后来因为养父的自杀,十二岁的他又回到了南门,这个抛弃他、有他没他都一样的,冷漠无情之地。回来之后,他再也体会不到之前在孙荡的家庭温暖,极度贫瘠的家庭、被儿子虐待的祖父、无赖般的父亲、忍气吞声的母亲、早死的弟弟以及混日子的哥哥,是他对这个国家的印象。文中有很多令我难忘的人物,鲁鲁、苏宁、国庆;他们跟“我”一样,都是经历苦难的孩子,鲁鲁,是冯玉青的孩子,当冯玉青被抓入狱时,收拾草席去陪母亲,这是本书当中唯一让我感动又心疼的情节;苏宁,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,导致苏宁因青春期萌动摸了别人而被送去劳教一年,以至于在自己快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亲从床旁路过都没有发现,到最后因为心血管疾病死去还是被弟弟发现的;国庆,他的母亲去世,父亲抛弃了他有了新的家庭,后来奶奶也离他而去,就连长大后,自己坚守的爱情也破灭了,因此进了警局。孙光林、鲁鲁、国庆、苏宇,四个被亲情遗弃的孩子,被童年的玩伴抛弃,他们是孤独的,心里是扭曲的,他们只好抱团取暖,在孤独中艰难前行。在那个时代,他们的不幸命运,让我看到了大人世界里情感的缺失给孩子成长带来了太多不幸。在细雨中呼喊的是人性,孙光林的父亲愚昧、无知、虚荣,不孝敬老人,虐待妻子和孩子,与寡妇厮混,调戏儿媳妇,连他的死都是肮脏的,掉到粪池里被当做死猪。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叹当时社会的凄凉与黑暗,不禁对这些孩子的命运感到痛心。
“因为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,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。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,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,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,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更换自己的组合,以求获得不一样的经历。”这是书中让人值得深思的话,人生从头到尾,都像书里表达得那样混乱却又清晰。看懂与否,都是对生死的一场场经历,我们看着书中人的生与死,却更能体会书外人的辛与酸,苦与辣。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。痛苦,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慢慢化解。曾经爱过,伤过,通过的记忆,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。当我们对痛苦无能为力时,唯一能做的,就是等待那些痛苦慢慢走远。说经典,每一本书都在教我们成长,教我们面对生活,教我们如何去克服生活中的苦难。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,这句话不只被古代读书人奉为经典,也鼓励不少现代学子努力向上。世上万千书籍都在等着我们去学习,去钻研,我们不止要知道中国四大名著、《简爱》、《巴黎圣母院》,还要知道老舍、鲁迅、巴金……时代在进步,时代在发展,毛泽东同志曾说过“世界是你们的,也是我们的,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。”青年兴,则国兴,青年强,则国强。我们是新时代的希望,我们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,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们更要努力向国家,向党组织靠拢,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。多读书,读好书,努力提升自己肚子里的墨水,为国家富强付出一份微薄之力。
周建利
2020级市场营销班